央广网:东北农业大学:“太空种子”返回地球 即将开展诱变实验
发布日期:2022-12-14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央广网哈尔滨12月13日消息(记者马俊玮)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由东北农业大学自主培育的大豆品种“东农豆252”、水稻品种“东富138”及大白菜自交系“A130-2”跟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一同返回,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
2022年4月,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科技委、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林业大学、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以及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系统的专家共同对来自全国81家高校、科研院所和种业科技企业的113个项目进行评审。东北农业大学的“东农豆252”、“东富138”和大白菜自交系“A130-2”等三类作物种质资源成功入选。
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品种“东农豆252”(央广网发 东北农业大学供图)
“东农豆252”大豆品种是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庆山教授带领大豆遗传改良团队,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其大面积推广种植,对于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提升大豆主栽区原料粮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振兴龙江大豆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品种“东富138”(央广网发 东北农业大学供图)
水稻品种“东富138”是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邹德堂教授团队以龙粳29为母本,东农8005为父本,历时10年,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出米率高的特点。近两年累计推广超过30万亩,增产水稻超过1.2万吨,新增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
A130-2大白菜自交系,具有株型好、开展度小、帮叶较大、适合密植,耐贮运、风味佳、品质优良等优点,是东北农业大学艺园林学院张耀伟研究员带领大白菜育种团队,针对我国大白菜生产发展不同需求,不断探索高产、抗病、优质、抗逆、专用等育种内容,多年积累近千份育种材料,完成近千份种质加工适应性评价,建立五种大白菜病害技术体系等阶段性科研成果之一。
大白菜自交系“A130-2”(央广网发 东北农业大学供图)
本次太空育种空间诱变实验,为种业自立自强、有组织科研提供了重要契机。下一步,相关科研团队将对神舟十四号搭载的作物种子进行表型测试、评价和筛选有益突变,进而利用有益突变培育新品种;利用在微重力、强辐射环境条件下诱发的基因突变,在DNA水平研究基因变异情况,构建种植资源突变基因库,并从中鉴定和挖掘优异突变基因;通过优异等位基因聚合,集中改良品种优异特性;在基因组和表型突变两个层面,作物遗传改良积累重要突变体资源和基因资源,加快航天搭载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应用推广。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加大对外科技合作和成果推广转化力度,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持续创新实践社会合作与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全力服务行业技术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本次三类自主种质资源“飞天”,是源于学校不断深化与甘南县校地合作,持续发挥“基地+中心+产业联盟”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作用;也是学校和甘南县积极拓展与北京市(甘南)双河农场校政企三方“共建、共管、共赢”合作,实施一批合作共建项目、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的有力举措;更是基于学校引导科研工作聚焦科技前沿问题和经济主战场,通过校地合作“1+1+N”产业联盟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有组织科研和科技创新的有益尝试和全新探索。
接下来,学校将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聚合力,以航天育种为契机,以“种业芯片”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不断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技术研发和新品种推广转化,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巩固黑龙江省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为确保“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资讯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稻草雕塑创作比赛
- 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耕读文化育“新”人,不负一年好“丰”光——东北农业大学举办第二届耕读文化节
- 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哈尔滨开幕
-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俄方主席沙赫赖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大赛中喜获佳绩
- 新西伯利亚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校党委书记、校长付强讲授思政课: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奋力书写“农业强国、东农先行”的时代答卷
- 东北农业大学举行“情系黑土地 就业在龙江”2025届毕业生留省就业专场招聘会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校友终身成长支持计划”首期校友企业研学活动
- 校党委副书记贺景平带队慰问走访学校研究生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