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即时比分_皇冠篮球比分网-劲爆体育官网@

图片

图片

媒体东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东农 > 正文

黑龙江日报:农民变市民 还要走几步?

发布日期:2013-01-30 发布机构:黑龙江日报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本报记者 狄婕 衣春翔

热点

离开农家院,搬进小城镇,尖山农场职工陈玉玲不仅住上了楼房,还在工业园区里的豆制品加工厂,打起了第二份工。她说,在这儿工作,一个月1500块钱,一年就是18000元,加上种地的收入,跟过去比翻倍。

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化试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近38万农民转移到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小城镇和城市居住。

但对这些农民来说,要想成为真正的市民,不仅仅是形式上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他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能否适应城镇的生活?如何让农民真正变成市民,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就业 离开土地照样有活干

在长水河农场,刚刚搬进小城镇居住的李池明,就在农场工业园区的面条加工厂找到了工作。李池明说,以前光靠种地,一年能收入两万多块钱,现在到企业打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小城镇建设实现了人口集聚,也催生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在长水河农场的商业一条街,记者看到,农场职工们开设了一百多家商铺。

省人大代表、农垦九三管理局局长张桂春认为,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产业,有业可就,则可以避免有些农民搬进城里无事可做还想搬回去的想法。有了产业的拉动,城镇就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自身也有了造血能力,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提升生活质量。省政协委员、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翠霞说,我们北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比南方慢,就是差在产业和项目拉动。

变化 刷新农民新生活

日前,在农垦嫩江农场,工作人员正在制定今年的城镇建设和改造规划。按照规划,一批平房将在嫩江农场的版图上消失,100多户居民将搬进楼房居住,他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变化呢?

记者来到嫩江农场2012年建成的滨湖嘉园小区。小花园、绿化树、休闲娱乐设施点缀在楼群中,与城市的居民社区没有什么区别。往年冬天农民们想开展体育活动是奢望,现在有了室内场馆,能一年四季锻炼身体。在休闲娱乐中心,60多张台球桌、乒乓球桌,让老年人也能参与其中,而且都是免费的。随着城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农民们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娱乐、教育、医疗资源,过上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城镇生活。

省人大代表、嘉荫县青山乡建华村党支部书记杨玉玲认为,城镇化不仅仅是让农民搬进城里、住上楼房,城镇要素也应齐全。在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休闲娱乐等公共资源方面,农民也应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省政协委员、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车代弟谈到小城镇建设时反复强调,城镇在发展公共资源的基础上,要注重人文特色与自然条件融合,避免千镇一面、镇镇雷同的尴尬局面。

适应 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已有110万户农村居民搬进了城镇。如何让大家告别多年养成的农家小院生活习惯,尽快适应现代城镇生活尤为重要。

刚过完新年,在垦区山河农场,社区就开始组织居民评选星级文明户。山河农场社区居民委副主任周晓丽告诉记者,居民刚搬进城镇时,也发生过在室外点煤球烧水、高空抛物的事。自从有了星级文明户,他们就相当于社区的义工,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居民。

张桂春代表告诉记者,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使农民从过去被接受管理逐步改变成自我约束,养成文明的城镇生活习惯。精神文明的提升也是个人素质的提升,只有个人素质提升了,才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城里人”。省政协委员、林口县副县长杨孟威认为,现在农村的环境好了,生活富了,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可是很多村民的生活方式还是很落后。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并不协调。应该多开展“医疗下乡”和“文化下乡”等活动,教会村民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

落点

今年黑龙江省将推进200个村城镇化试点

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称,今年,黑龙江省将继续加快推进城镇化试点建设,进一步加快整村整镇改造步伐,重点推进200个整村改造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每个县(市)至少安排1个乡(镇)作为试点。

(黑龙江日报 2013年01月28日03版)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