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晨报:追忆丨92岁著名农业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在哈尔滨逝世
发布日期:2020-02-26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在他还是一名普通助教的时候,就已蓄满挑战世界高难课题的胆识和能量;当他身为院士、蜚声学界教坛的时候,却仍然躬身于稻田和工厂。在高速飞转的时代列车上,他不知疲倦,始终攀登,一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他就是我国著名农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先生。他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在机械设计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方法方面,对传统理论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准则的应用更易推广。对农业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作了大量工作,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
2020年02月24日16时18分,蒋亦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2岁。
蒋亦元院士生前照片。
南燕北飞
只想让黑土地农机化
在哈尔滨,“东北农学院”曾是个尽人皆知的地标,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亲手建立起的第一所农业高等学府,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蒋亦元选择了一种人生。
1949年,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不久的蒋亦元深感广袤富饶、地广人稀的东北黑土地是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施展才华、实现志向的广阔天地,于是毅然奔赴东北农学院。
实际上,这个时候,蒋亦元已经被内定留校任教。之所以决定来到东北是因为一场报告。这场报告中的报告人说,东北地大、人少、土壤肥沃,马铃薯长得碗口那么大,玉米长得噼啪响,非常适合搞农机化。当时的蒋亦元听到后热血沸腾,报告刚结束,他就报了名,决定到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去闯一闯。
蒋亦元院士把对专业的热爱转化成为了实际的行动。对于蒋亦元而言,“割前脱粒机器系统”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种日渐深重的情结,随着时光的流转、探索的步履,这种朴素的感情逐渐升华为一种担当使命的理性追求,在农机理论与实践的这条长路上,他一直是一个远征者。
三十三年
研制四代样机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长久以来,由农民弯腰曲背、手持镰刀收割,之后再通过机器来进行脱粒的生产方式效率极低,而劳动强度又相当大。传统的“先割后脱”的联合收割机,即使是国外最先进的设备,也一直不能解决落粒损失严重、无法高效作业、不能收倒伏作物等许多弊端。
“割前脱粒”这项研究,欧洲人早对它就有过探索,特别是从19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如澳、日、意、英、法、菲和我国十余个单位也都进行过研究,然而始终未果,被视为世界难题。
蒋亦元院士持续探索了33年,先后研制了四代样机。在科研上,蒋亦元院士既开发机器又探索其机理,并善于将生产实际与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
第一代仅耗时四年就研制成功。四年间,为了能够更加仔细地了解到样机的作业情况,蒋亦元总要亲自下到田间实地观测。他时而趴在湿漉漉的稻田中看机器运作,时而又一路小跑与机器同步而行,有时还要爬到两米多高的机器上,常是一身泥巴、两手油污。
苦心人天不负,这一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美国著名农机教授亨特博士在来信中说:“我觉得您的发明,在技术上它具有令人赞佩的特点,您所研究的‘割前脱粒’又搂集稻草成条铺的机器是一个独特的设计,我确信它将是为水稻种植者造福的一项重大发展”。
在一片赞扬声中,蒋亦元没有止步,他冷静地思索着,继续奋斗着。然而,六年后诞生的、能收倒伏水稻的第二代样机却因落粒损失过大而以失败告终。蒋亦元并没有被这次失败击垮,他反而变得更加成熟了。
此时的蒋亦元立即重新考虑方案,并于当年冬天开始了第三轮样机的设计。蒋亦元从第二代的带式脱粒装置的失败认识到解决“逸籽顽穗”这一难题是此轮改进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落粒损失大”这一实际问题,蒋亦元经过反复思量和利弊权衡,终于下定决心采用一种能够实现防止堵塞的、气流吸运和滚筒式脱粒装置作根本性改动的方案。
收获属于勤奋的耕耘者,当蒋亦元把这一改动制成实验装置在实验台上进行测试的时候,一下子就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第三代样机耗时四年,采用气流吸运,并创制出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新工作部件,构成了“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它谷粒损失少、能收倒伏水稻、稻草放铺整齐,又能将粮袋运出田间。
在1990年样机科研鉴定会上,水稻割前脱粒机引起了世界农机界的关注。这一成功为农业机械这个领域提供了新的收获工艺、新的工作原理、新的工作部件,更赢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被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一流”。
而后,蒋亦元的这一研究成果可喜地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实施技术转让。与此同时,他还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及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机战线的最高奖项。在盛誉面前,蒋亦元并没有沾沾自喜、裹步不前,反而把成功当作发现问题、探索创新的起点,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战。
蒋亦元清醒的认识到第三代样机尚有缺点,虽得了大奖,也得到国际上认可,但是1米/秒的作业速度还不能满足大面积作业的需要,不能在收粮的同时收草,这是一个亟待克服的重要缺憾。
经过冷静分析,蒋亦元与他的研究集体针对此难题,耗时十一年创制成功在摘脱同时切割搂集秸秆成条铺的第四代样机“4ZTL-1800型割前摘脱稻(麦)联收机”。它作业速度快,收获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谷粒损失少,清洁率高。其鉴定结果为“国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3项发明专利,受到专家与用户的高度评价。
历经险阻
让样机变为产品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4ZTL”的专利当时以800万元的重金获得了转让,但蒋亦元却乐不起来。国际上有一个共识,科研成果到产品所需要的投入是科研成果形成过程中的投入的10倍。蒋亦元知道从样机到产品,也必将经历艰难险阻。
在由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暴露出机器本身对作物状态的适应能力尚有局限性,需要改进;另外受技术力量不足,加工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一转化过程步履蹒跚地前进着。
转让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于1999~2000年按图制作了两台样机并作了两年收获试验,结果发现三处堵塞问题急需解决,因为不解决这“三堵”问题,机器便不能大面积连续作业,其可靠性也将有所削减。
为攻克这三个堵塞问题,蒋亦元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已达十年之久的转化过程中,历尽了各种艰难,并准备冒着王选院士所言“创新性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冒九死一生的风险”。他们之所以能如此执着,就在于这一新收获工艺展现出下述一些特异的前景:
一是结构大为简化;二是此机可只收谷粒不收割秸秆,任其站立田间。这一特点是任何收获机所没有的;三是此机可在霜前收获水稻,青绿的秸秆可作为肥料、饲料与燃料等。
样机变为产品的困难不仅来自工作,也来自于生活。1999年蒋亦元院士的得力助手、爱妻罗佩珍骤然离世。2001年蒋亦元院士又被确诊为胃癌。
手术后,大家都以为他会从此开始退休生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后,年逾70的蒋亦元,又出现在实验室。
“水稻割前脱粒是一个世界难题,虽然我在攻克它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到目前却仍然没有成为性能稳定、可以大批量投产的产品。因此,我没有停下来的理由。”蒋亦元院士生前曾多次这样说。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蒋亦元院士从助教开始做起,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科教工作者,他在创新和探索的路上,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尽心竭力、恪尽职守。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不畏难关,成绩斐然。
他敢于质疑一生追求真理
怀疑精神是科学创造活动的真正出发点。科学的怀疑精神与传统的观念、社会的主流观点往往是相悖的。对一个大胆怀疑的人来说,成功了,有时会鲜花簇拥;失败了,可能会带来嘲笑和侮辱。
这一次,令蒋亦元产生怀疑的是学术权威墨菲(G. Murphy)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组成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的论断。
自1950年Murphy提出组分方程后,在国际上已运用数十年而始终无人置疑。曾有人在犁铧的相似研究中发现误差大,也只是怀疑土壤参数。
在蒋亦元仔细研读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其中名为“以试验球体沉降规律求得关系式”的实验,预测的误差很大。到底该实验的预测误差是来自于试验不严格还是定理本身有误?蒋亦元陷入了深深的质疑当中。
为了找出产生误差的根源,蒋亦元先从严格试验环节入手。当他将试验数据回归建立模型时发现:组分方程若必须用相同型式时则误差很大,当“以获得最高相关系数为原则”选择方程的型式时,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经反复检查自己的试验,当他确定自己所进行的试验本身没有疏漏之时,便大胆地指出了G. Murphy的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的重大缺点——“组分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的论断缺乏理论依据,也不切合实际,并对G. Murphy的理论作了“组分方程可以具有不同型式”的修正的结论,这使预测精度成十倍地提高。
由此,蒋亦元还进而提出建立在此、经改进了的相似准则函数理论基础上的、作为多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它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相比,具有试验次数少、精确度高、对自然规律具有广泛得多的描述能力等优点。
这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该领域著名专家及院士们的高度评价。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蒋亦元院士获得了十分丰厚的科研成就。他曾建立了收获机械的平台式逐秸器理论,研究结果被其他学者的实验研究所证实,并被编入全国统编教材;亚麻种子成套机械的研究成果在生产中被多年应用,清选质量与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悬挂式水田筑埂机的研究采用单面取土方式是当时国际通行的双面取土的一次革命,有助于减少平地作业用功量,并使作业功能扩大,首创聚四氟乙烯复面,解决了严重粘土和显著减轻了阻力;在乳牛饲养机械化的研究中首次采用先进的散放饲养方式、串连式挤奶车间及配套的饲料车间以显著降低劳力消耗。初步结果显示是可行的。遗憾的是后因三年困难时期牛群宰杀,未能继续完善。
蒋亦元院士在科学研究上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创新,他从不愿意去搞追赶潮流而自己又无新解的课题。同时,他不仅重视机理研究,还很关切机械作业对农艺、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影响。
他渐渐将一扇“门”开启,开启的是农机现代化亮丽的新妆!
蒋亦元院士生前照片。
他把发现和培养的人才看做毕生最大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蒋亦元院士一直在东北农大辛勤耕耘,可谓桃李盈枝。由于蒋亦元在创新能力、指导思想及科研方法论、公关策略、团队精神以及横向合作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能力,众多学子因为仰慕蒋亦元院士走进农业工程的学术领域,他们认为能够成为蒋亦元的弟子,本身就是一件荣幸而又充满挑战的事情。
蒋亦元院士更是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只要发现有培养价值且肯学的孩子,就会对其倾心培养,如今他们中的多人都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可谓群星璀璨。
赵匀教授以其发明了新型高速前插旋转式与国际首创了后插旋转式插秧机,应义斌教授以其水果品质在线同步检测与智能化分级技术装备的研究,他们分别于2007年与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蒋恩臣博士在导师的指导下获得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董成茂是进入首都钢铁公司的首位博士,由于其基础扎实,在设计院从事方坯和板坯连铸机总体设计、工程设计和工厂设计,工作出色、游刃有余;在国外的张瑞红以其发现加速发酵的细菌,创造出厌氧分级干式发酵系统,利用多种废物产生沼气用于发电,而获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奖;潘忠礼以其在食品健康安全及食品保鲜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先后获得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孙秀芝以其在基于生物质的聚合物与合成物领域的卓越成就,出版了专著,并被美国农业部委任生物质产品与生物质能源创新性研究项目制定组组长;汪春教授,全国劳模,在钵苗摆栽机的研制中竟能彻底摆脱日本机构极为复杂的模式,而以插秧机为基础,重点转为秧盘研究,他的这种“以正合以奇胜”的创新思维是早在读博士阶段就得到蒋院士亲授的。
他还将体现学生工作成绩的文章、杂志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引为骄傲,令人感动。把发现和培养的人才看做自己毕生科学工作中最大的成就,这正是蒋亦元值得尊敬和歌颂的“师道”和“师德”。
他德才双馨兴趣广泛
一流的科技成果诚然可贵,高尚的道德价值更高。蒋亦元院士常常强调一个好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德、识、才、学”这四方面的素养。
他形象地做了比喻:“才”如战斗队,“学”如后勤部,“识”如指挥员,但倘若没有“德”,拥有的其他一切都将是空谈。蒋亦元始终将“德”放在首位,因为它是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最终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透过蒋亦元的言教和身教,他的众多弟子都已深深体会到“德”的重要,努力践行着导师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和原则:
一是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痛斥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二是在试验研究中不要为证明自己的理论分析结论是正确的,对试验结果作虚假报告;三是在总结和汇报自己成果时,一定要杜绝弄虚作假,一旦被他人披露,将严加查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农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身于事业,常与冰冷的机械打交道,因而会缺乏生活情趣。但蒋亦元却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志趣高雅。
蒋亦元认为,“想搞好科研的人,不应终日仅和数字、公式、定理等打交道,如能常读诗词,体会其精髓,以至习作,是有利于培养自己创新思维的。”他总会在工作学习之余挥笔泼墨,根据科研感受赋诗填词。其多篇诗作还被收入《院士诗词选》。
熟悉蒋亦元的人都知道,伴随蒋亦元科研生涯的,还有一样精神润滑剂,那就是音乐。蒋亦元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既喜欢传统的民族音乐,如《梁祝》等,也常常对现代流行的音乐产生兴趣。平日,除了唱歌,他对二胡、笛子、口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也非常钟爱。虽然,这些在公开场合少有展示,但是它们却是其在家庭音乐会上的保留节目。
他的精神将激励代代学子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生前,蒋亦元院士总是把成功和荣耀当成过眼烟云。即便身体状况不佳,他的日程依然繁忙,即便在病床上,他仍然筹划着科研项目。
东北农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纷纷表示,虽然蒋院士已经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必将继续激励代代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新闻资讯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稻草雕塑创作比赛
- 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耕读文化育“新”人,不负一年好“丰”光——东北农业大学举办第二届耕读文化节
- 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哈尔滨开幕
-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俄方主席沙赫赖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大赛中喜获佳绩
- 新西伯利亚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校党委书记、校长付强讲授思政课: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奋力书写“农业强国、东农先行”的时代答卷
- 东北农业大学举行“情系黑土地 就业在龙江”2025届毕业生留省就业专场招聘会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校友终身成长支持计划”首期校友企业研学活动
- 校党委副书记贺景平带队慰问走访学校研究生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