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画报:真帮实扶 让东发村“发”起来
发布日期:2020-09-23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东北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就带着学校党委的嘱托,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踏上精准扶贫之路。三年多来,他们一直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为东发村脱贫攻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驻村工作队也多次荣获校市县“优秀驻村工作队”荣誉称号。
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奋力做好精准扶贫的“策划人”
东发村占地 42.2 平方公里,人口 1246 户 3408 人。精准识别“回头看”之前,贫困人口 289 户 458 人,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 13.44%,是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难点村,村情呈现出累积矛盾多、村级债务多、发展困难多、耕地纠纷多、村民诉求多、上访告状多、贫困人口多等“七多”现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工作队没有气馁,没有向困难低头,积极担当作为,快速掌握村情民情、熟悉扶贫政策,明确了“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普通群众当亲人”的工作原则,以精准识别贫困户为前提,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实施产业项目为突破口,以送温暖和文化活动为纽带,以加强党建“打造不走的工作队”为统领,统一标准搞扶贫,迅速扭转了东发村软弱涣散的局面,为东发村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孙登林(右二)一行到东发村考察“闲置水稻育秧棚栽培黑木耳”脱贫示范项目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孙登林(右一)、甘南县委书记丁泉宁(左一)一行来到东发村考察“富尔东发水稻良种繁育基地”脱贫示范项目情况
转变身份,扎根基层,努力做好精准识别的“把关人”
工作队常说:“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普通群众当亲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从驻村工作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放下院长、科长身份,与大家一道投入到精准识别工作中。工作队采用“5+2”“白 + 黑”的工作方式,白天分组入户走访、宣传政策、调查情况,晚上核实情况、整理数据、测算收入。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终于把东发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梳理清楚,精准识别“回头看”,共识别贫困户 106 户、202 人。为贫困户建立档案,收集贫困户佐证材料 3万多份。2018 年 6 月,东发村以“零错退、零漏评,满意度 100%”的成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脱贫退出。2019 年底,剩余 7 户 16 人全部脱贫退出。
夯实基础,发展产业,聚力做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改变东发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全体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是工作队不变的初心使命。三年来,工作队累计争取各类资金 1200 万元,不断完善东发村基础设施,修建了水泥硬化路 6.3公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50 盏;新建 3 个文化广场;打深水井 6 眼,铺设自来水管线 6 路;新建 255 千瓦光伏发电站 1 座,2018 年全村贫困户实现户均分红 1500 元以上;争取“库区移民”项目 2 个,建设水泥硬化路 3.32 公里,东三屯实现了整屯道路硬化;道路翻新 6.5 公里、道路拓宽 12.3 公里,方便了村民出行。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孙登林(右二)、甘南县长苑正红(右一)一行查看东北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在东发村实施的“免耕覆秸播种东农豆 253 项目”
为了真正帮助东发村脱贫致富,工作队还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按照“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的原则,重点实施了“免耕覆秸播种东农豆 253项目”累计推广 8000 亩,辐射甘南县10 个乡镇种植近 3 万亩,每亩地比其他大豆增收 260 元以上,推动东发村及甘
新闻资讯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稻草雕塑创作比赛
- 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耕读文化育“新”人,不负一年好“丰”光——东北农业大学举办第二届耕读文化节
- 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哈尔滨开幕
-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俄方主席沙赫赖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大赛中喜获佳绩
- 新西伯利亚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校党委书记、校长付强讲授思政课: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奋力书写“农业强国、东农先行”的时代答卷
- 东北农业大学举行“情系黑土地 就业在龙江”2025届毕业生留省就业专场招聘会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校友终身成长支持计划”首期校友企业研学活动
- 校党委副书记贺景平带队慰问走访学校研究生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