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肇源县太平村:弃耕多年的盐碱地飘出稻花香
发布日期:2021-11-01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王拾犇 阅读次数:
金秋十月,丰收时节。肇源县古恰镇太平村一块弃耕多年的盐碱地今年飘起了稻花香。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肇源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测产结果显示,亩产量达到460公斤左右。“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破天荒。”当地的农民说。
专家测产现场
王德义是太平村的村民,对这块地非常熟悉:“过去是荒地,后来开荒成旱田,收成不好又改成水田,基本是种一年赔一年。投入的钱都收不回来,所以弃耕了很多年。”
未改造的盐碱地荒草丛生
2020年,东北农业大学与哈尔滨工大华实环保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稻壳纳米硅及其酸浸液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并于5月末在太平村实施了“稻壳纳米硅及其酸浸液改良盐碱地技术”项目。
改良区的水稻长势良好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主任马献发介绍,这个技术的核心是土壤盐碱障碍消减、肥力提升和水稻抗逆增产。利用稻壳纳米硅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吸附能力,促进水稻硅吸收,增强抗性;酸浸液降碱排盐,提供养分;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能力。
一年下来,示范田土壤盐碱障碍有了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比对照田提升了20%以上。“去年6月15日,我开始插秧。专家基本每个月到我们这里两次,给我们技术指导。去年一年试验效果非常好,让我对种好这块地充满了信心。”王德义说。
收割机在田野间忙碌
“以前种的水稻就是咱当地普通品种,但以往秧苗由于盐碱障碍返青慢、易感病、容易烂根死苗。今年示范田亩产比老田增产200多斤,相当于增收300多元。我最开始是承包4亩地,现在到16亩了,还打算继续扩大规模!”王德义说:“原来一些邻居还奇怪呢,这地这么难种我为什么还要投入,现在看见这么好的技术、这么好的增产效果,好多人都开始向我‘取经’了,想要使用咱们这个技术改造盐碱地。”
“黑龙江省盐碱地面积达340多万亩,其中大部分都可利用这项技术改造成后备耕地。下一步我们还将再进行技术优化,在施肥、水分调控上节本增效。”马献发说。
据悉,该项目不仅改良盐碱地使水稻增产,而且每年盐碱地产出的水稻还将由米业集团全部回收,用于打造特色的弱碱米品牌。
新闻资讯
- 东北农业大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大赛中喜获佳绩
- 新西伯利亚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访问东北农业大学
- 校党委书记、校长付强讲授思政课: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奋力书写“农业强国、东农先行”的时代答卷
- 东北农业大学举行“情系黑土地 就业在龙江”2025届毕业生留省就业专场招聘会
- 东北农业大学举办“校友终身成长支持计划”首期校友企业研学活动
- 校党委副书记贺景平带队慰问走访学校研究生支教团
- 东北农业大学召开经管校友联盟年会暨联盟发展研讨会
- 东北农业大学承办黑龙江省土地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暨第一届黑龙江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3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 东北农业大学与双鸭山市宝山区委组织部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
- 东北农业大学参加黑龙江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仪式